不羈放縱愛自由所需的任性空間

任性未必等如破壞,大部分時候只是非主流,不聽話。任性需要社會包容空間,這是創意的泉源、人類進步,能擺脫墨守成規的關鍵。

移民澳洲還是英國的決擇

有些人選擇地點去移民有如打麻將做牌,看牌面和上下對家出牌做決定。坊間已經有很多美加英澳台灣等地各方面的比較,分析了就業,教育,福利,歧視以至社會矛盾等考慮。但究竟點揀?有冇得揀?

另外我將會於本星期四及星期日舉辦兩場免費「講移民,要壯膽」網上live 分享會,會有分享及解答大家問題。請看內文的參加活動詳情。

感謝大家支持!我寫咗一本書

雖然我長氣又口水多過茶,但完成一本差不多三百頁幾萬字的書,真的要多謝網友們的支持。你們發問留言給予靈感,又主動提出不同觀點,甚至指出資訊錯漏,以至錯字糾正。無論讚或批評,我也要多謝大家。

喺澳洲每週花三粒鐘撐廣東文化

我自己本人就咁做法,每週花三小時用來支持廣東文化,輕輕鬆鬆又完成任務。而且花費少,效果又不錯。(廣東話中文班,廣東菜,廣東話電台)

在香港也能過外國的生活方式嗎?

建制派提議把中國國籍法引入,香港人希望搞移民買個保險,這種騎牆心態日後可能難以達成。我嘗試推論如果我和家人留在香港,如何盡量魚與熊掌兼得,有什麼考慮,困難、究竟有沒有可能。

不移民留港也能解決問題嗎?

葉劉淑儀提出,香港應該不容許雙重國籍,若然成為別國公民,便不能保留香港居留權。
雖然未有細節,亦只是一個提議,但是明顯地針對未移民的人。香港人希望搞移民買個保險,這種騎牆心態日後可能難以達成。

香港人都曾被稱作 Hongkies

八九十年代從香港移民澳洲的,對 Hongkies 這個稱呼應該不會陌生。Hongkie (plural Hongkies)是俚語,帶有一點貶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人之間尤其常用來稱呼香港人。

移民的身分認同

移民外國之後,在新的國家開展新的一頁,便從新考慮身份認同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想法,未必適合你,當然你亦未必同意。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自從大學畢業後結論都大致相同。

必須守護的澳洲夢

一連寫了很多篇關於移民,在澳洲買屋建立家園,以至投資的文章。基於現時香港社會情況,當然希望同聲同氣的香港人多考慮移民澳洲。但當然明白箇中難處,希望所分享的能給予一點鼓勵能量,一些新角度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