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移民留港也能解決問題嗎?

撇除浪漫不羈地去闖蕩世界的人,一般人考慮移民,要離開自己所愛的地方,必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或難以化解的風險。

近日因應事態發展,英國和澳洲也公布了優待香港人的移民方案。中國和香港政府已經表示不歡迎,並且啟動了各親官方媒體的反宣傳。有了文攻,武鬥也不會遠。葉劉淑儀便提出,香港應該不容許雙重國籍,若然成為別國公民,便不能保留香港居留權。

雖然未有細節,亦只是一個提議,但是明顯地針對未移民的人。香港人希望搞移民買個保險,這種騎牆心態日後可能難以達成。

我不贊成保險型移民,因為只當別國是避難所而從不努力去融入,不少便回流香港長居,還是要面對原來的困難。可參考前文《你真的想移民嗎?你會達到目的嗎?》

但是未來可能連保險也不能買,想移民的人必須要二選一。移民本身已經是代價高昂的大項目,所以有這個想法的人必要慎重考慮如果不移民,有沒有辦法解決或減輕原來的問題。

我的背景是八十年代青少年時移民澳洲,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工作八年,之後去香港工作七年,成家後帶同香港出生的手抱嬰兒再移民澳洲已經十年。基於這些不同地方的生活經驗,我嘗試推論如果我和家人留在香港,如何盡量魚與熊掌兼得,有什麼考慮,困難、究竟有沒有可能。

子女成長

這是大部分移民的第一考慮。

擔心和風險:

  • 洗腦教育減低子女獨立思考能力。
  • 符合中國國情的課程難以與外國接軌,減少未來出路。
  • 功課壓力影響身心、過份注重考試操練使小朋友成長單一化,功利化。

澳洲能提供:

  • 獨立思考,多元發展,開心教育(除非你自己選擇催谷型學習)。
  • 地方風氣是父母多花時間親自陪伴子女成長,例如一起參加童軍露營。
  • 昂貴的育兒服務,可能迫使父母其中一位不工作,親自撫育子女成人。效果接近吃母乳,媽媽第一個知道不同之處。
  • 昂貴的家居助理服務,另讀書再不是子女唯一任務,必須幫輕家務工作。學習獨立自理,解決問題。

香港本土可能解決方案和考慮:

  • 從小入讀國際學校,或直接到外國寄宿留學。離開教育局管轄範圍,多付金錢但少了功課,更多了幻想和其他嘗試。(有如名牌相機Leica,賣得貴但只有最基本功能,賣體驗。)大學亦只能讀外國課程。
    • 代價:錢。
    • 考慮:成長後和其他本地人和文化格格不入,亦未必能融入大灣區發展。結果可能亦要移民,只是把問題推遲。寄宿符合香港人一貫把教育外判作風,兒女可學習獨立,但一家不能一起生活。
  • 父母其中一方不工作去親自照顧子女。
    • 代價:錢。
    • 考慮:在香港工作就是生活,工作表現可能支持著個人存在感。其實是大人一力承擔了壓力。
  • 過低慾望生活。如果執行了以上兩點這個解決方案可能變成必然,當其他人去日本消費玩樂,你留港和小孩郊遊放紙鷂。
    • 代價和考慮:當然仍可活得自在快樂,但要承受朋輩壓力,因香港是消費型生活。

短評:如果父母其中一方薪高糧準,尚算可能。但必要時刻清醒地化解別人比較目光,接受只有同路人的狹窄生活圈子,和子女未來離家移民外國。

當然還可以乾脆不生育。

錢是以上留港方案的大前提。但有這個本事的人應該已是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好有辦法,可能不需因此移民。

另外,在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小孩,他們有如活在一個受保護的平行時空。他們知道在外面的真。香港有些說話不能說,有些事情不能做。他們成長後早晚需要決擇,一是融入做一個雙面人,一是忠於自己離開香港。

請留意下文,不移民留港但過模擬外國生活。

主要題圖片:倡禁雙重國籍。來源:立場新聞。

我的網誌網址及其他文章的連結。歡迎分享連結,並請like and follow 我網誌的Facebook Page ,多謝支持。

Published by Lok

Middle-aged entrepreneur who is always looking for inspirations to create. 中年有機, 好戲在後頭! 小弟一把年齡,驚覺中年先有機,生活無可避免改變,現在誠實面對 。每日繼續打拼,尋找靈感,堅持去創造。

One thought on “不移民留港也能解決問題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