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一年多,如前文所述,最初動機乃出自對社交網絡上人們互動的好奇,故參與,投入並留意大家的反應,覺得非常有趣,現在是時候回顧一下。
除移民及物業投資,我也有寫其他的。
最少人睇?《金錢之王系列》共六篇。我心目中的金錢之王並非坊間談論的deep state,縱使有接近之處。我覺得作為一隻工蜂,一直冥冥中受到金錢之王所控制利用。這是我經常思考的題目,可能自己也未想得通透,讀者沒有共鳴並不出奇,可能隨著日後年齡經驗增長會帶來新睇法。比我年輕的朋友更加可能唔知我講乜,這系列是自娛和為滿足自己而寫的,沒有理會其他人明白與否。
最多人批評?寫楊千嬅嬸嬸同侵侵囉。隔住個mon都感覺到殺氣。我本著失去讀者的風險去寫的,如果不能忠於自己所想,不如不寫。幸運得到讀者留言支持。再次多謝各位。
寫讀書。百篇網誌中出現了很多次。無錯,我係反對迷信教育的,尤其是基於功利的動機,我覺得書中並沒有黃金屋,只有比黃金還矜貴的知識。這與傳統香港人睇法不同,越寫越少人睇。我只希望能影響多一個父母得一個,還小朋友一個快樂童年。
最多人睇?《淺談澳洲種族歧視問題》,移民面對的貼身問題。可惜是,人類總會為一個單一負面事件而下結論。如疫苗接種,一個人出事,個個都避之則吉。
講買樓,自我反省之後,我有時的確未有充足考慮今天年輕人移民買樓的情況和困難。我的一輩人,是情願捱餓,返工路途遙遠也要買獨立屋的,地在人在。
我最喜歡的,和大台分獎典禮一樣,有兩篇,《烤絲杆》,和《後沙士睇樓記》。我喜歡有電影感的敘事手法,希望讀者看後腦中有畫面。往後繼續寫移民美國的故事,也會用接近手法。
最多關注留言,一定是三篇《樓盤篩選方程式》,這些入門的揀澳洲樓方法加上淺白的解釋,容易被消化。
寫得最辛苦的。。。唉,其實一篇口水網誌我可以一小時內完成。但需要做資料搜集的,甚至要找專業會計師校對的,便非常費時費力,即使是我本來熟悉的題目。一篇寫一天,甚至幾天也不出奇,例如《墨爾本住屋市場獨立分析》,《為高增長奠基,澳洲物業營運藍圖》,後者寫了一星期。《上車的決擇,沿火車線搵樓套路》亦差不多。
坊間已有很多有心人做墨爾本樓市介紹,YouTube 片較多,內容也很有水準。作為文字稿,我決心要寫影片難以表達的深層分析,更加入數據支持,接近當顧問時為客戶準備的white paper。
最後想講一講風格的轉變,初期愛寫港式白話,串嘴,較尖酸,一篇《雙校區》便得罪人。後來較少用港式白話,乃出版社要求。現在用詞較溫和,因爲我想激勵讀者,尤其是講移民需要豁出去的。
下篇再講我這個廢中對使用社交網絡一年的體會。
我的處女作【移民澳洲 -墨爾本物業自住投資】一書印刷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釘裝階段,預計二月份出版。現在開始做預售,各位網友當然會有折扣。
香港及澳洲網購分別由以下公司負責,請按以下連結瀏覽及預購,再次多謝各位支持!
預購期內有九折優惠!
香港地區預購 (2月出版,2021年2月5日截止預訂)
澳洲地區預購 (由於疫情關係,本批直送澳洲截單日為2月15日,預計發貨期為4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