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絲杆?」

「烤絲杆?」在陽光普照的早上,鬼妺笑面迎人,一個箭步上前向我說。其實我真的聽到一頭霧水,完全不知她說什麼,只勉強地裝懂微笑點頭。

雖然讀了三年英文中學,我相信她在向我說英語,澳洲是移民國家,滿街希臘人意大利人,我不能肯定。三十年前首次踏足澳洲,由於在十一月中才離開,差不多連放兩個暑假之後,終於開學。父母決定"冧半班"入讀第十班,打好語言基礎及適應下來,才去挑戰十一班。在維州(三十年前較普遍叫做維省,但新南威爾斯就一向叫州,澳洲中文報紙翻譯很其怪),中學十一班課程包括升大學的計分部份。

剛到步時曾到首屈一指名校叩門求見,當然沒有被理會。結果入讀住區公立中學,又近又方便。每朝起身,食個早餐,沖過靚涼,恤好頭才上學。

香港讀和尚寺,在澳洲難得回歸男女校,第一天就有鬼妺上來「烤絲杆」,真是被殺過措手不及。上第一堂,我一個人也不認識,身體誠實地避開坐在後排神高神大的鬼仔,選擇在中間四眼鬼仔旁坐下。「烤絲杆?」鬼仔向我問到,我這次真的擘大眼不知所措兼語塞。「唔。。。。」

「How’s it going?」

我都是不知怎麼反應。

「How are you?」

終於聽到一些香港英文教科書有寫的。

「I’m fine fan橋。」標準答案九流發音,雖然之前剛被老媽子丙鑊甘。香港報紙常取笑章子怡説腥橋,我不敢。雖然香港中學請鬼婆教英文,但從來沒有糾正我的發音,th 當 f 讀了很多年。

到了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烤絲杆」即是How’s gone,意思是問你昨日過得怎麼樣,問候語也。當年學校香港人不多,內地人更加一個也沒有,雖然也有少量馬來西亞及台灣人,但總算是稀有動物,又是插班生,剛開學每天不停有人上來烤絲杆。

回想起來,雖然多少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但其實他們真是熱情的。今天墨爾本已是五百萬人大城市,親切感反而少了。幾年前去南澳地區,上酒莊鬼妺又是微笑上前來烤絲杆打招呼,尋回當年那份親切感,有時細城市更可愛。

在陌生新學校小息時儍頭儍腦周圍行,終於遇著香港人同學,主動幫忙介紹引路,他身邊的也多是亞洲人。港人相遇,當然互相打探香港近況,又因為我剛到步,一定問一問有什麼好東西可以交換借用,是指當時的近期娛樂雜誌書籍錄影帶唱片等。

既是"經驗之人",半個土炮,當然要介紹一些澳洲流行資訊,這位同學從袋中拿出一餅錄音帶。

「借俾你聽啦。」

原來是當時紅爆的 Kylie Minogue 《I should be so lucky》。

大穫,有如洗腦歌《Baby Shark》,我今晚整晚腦海中都會不段Lucky Lucky。現在也靠害各位。

後記:史丹尼,失聯多年了,烤絲杆?我們都很想你,見字請速回。希望luckily 你可以看到。

後記之二:要認識澳洲 Auntie Kylie 真是幫到手的。電影《Delinquents》成班澳洲蕉男(香蕉成熟時的蕉)當然要去欣賞Kylie性感演出,好不好看不重要。

主題圖片:Kylie Minogue ,互聯網圖片。

我的網誌網址及其他文章的連結。歡迎分享連結,並請like and follow 我網誌的Facebook Page ,多謝支持。

Published by Lok

Middle-aged entrepreneur who is always looking for inspirations to create. 中年有機, 好戲在後頭! 小弟一把年齡,驚覺中年先有機,生活無可避免改變,現在誠實面對 。每日繼續打拼,尋找靈感,堅持去創造。

2 thoughts on “「烤絲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