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澳洲房屋業主或投資者,盡管你不喜歡、看不明,但心須最少能夠識別出本地傳統的設計風格。最好還知道該設計背後的故事,人們喜歡它的原因。這樣你起碼不會向市場喜好的相反方向走。
Author Archives: Lok
《梅豔芳》、澳燦、舊香港人。
近幾年香港人很容易眼淺,電影《梅豔芳》在這種氣氛之下推出,大家更對號入座。戲中穿插不少香港處於最輝煌時期五光十色的景致,令大家發覺原來已失去的,不只是「香港女兒」梅小姐本人。
飢餓的人求向上流、溫飽的人希望心靈滿足
今天在香港,以至大陸,很多人埋怨年輕人不上進,只懂消費上一代人努力所派的紅利。 由嬰兒潮開始,華人從貧窮中向上打拼,靠著的是推動力「鬼叫你窮呀頂硬上」。但當大家得到了溫飽之後,可怎樣求進?
有種信仰叫澳洲
《安心出行》手機程式在香港鬧得熱烘烘,出街用饍是否安心可圈可點,但某部份人心靈上一定不安、不服氣。相反地,接近的程式系統在墨爾本非常普及,疫苗接種亦超過9成,人們真的只是害怕那5千元罰款嗎?
南生圍,在心中
聽說香港政府要發展北區,發展商一向垂涎南生圍,希望這個我喜愛的地方,可繼續逃過一劫。人回不了香港,在家附近閒逛,路過Mullum Mullum 郊野公園,先看看山寨版南生圍止一止咳。
反疫苗份子 Anti-Vaxxer
於醫院工作的相熟醫生朋友呼籲,大家要小心身體,因為今天墨爾本醫院己預留大量人手病房去處理肺炎病人。如果今天入院的,所得到服務支援可能會大打折扣、另外深切治療部內96%的病人也未打齊兩針。這篇不是控訴反疫苗份子的文章,我覺得這問題不是單純對錯的矛盾,非常值得大家花一點時間去了解。
猶太人的精明
猶太人的政經影響力源遠流長,例如Rothschild 家族便曾富可敵國。除了巴菲特和李超人之外,猶太有錢人在市場上的舉動也常被討論參考,但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們的財富和料事如神的精明幹練。所以我嘗試了解他們的優越,究竟是因果巧合還是近乎民族性呢?
澳洲樓價被抬高了,怎算?
今天才加入澳洲物業市場的朋友,除了雄心萬丈以必勝心態入貨的,其他人尤其自住人士處境可能頗為尷尬。計劃被打破,期望搬入的社區擠不進去,要退而求其次。
中秋節煲蠟
煲蠟是香港獨有中秋節活動,港式文化,相信無人反對。至於為何由玩燈籠、點蠟燭搞氣氛演變成為玩火,並沒有記載。
我不做廢老
網絡上流傳,香港人連續七年成為最長壽地區,平均壽命是男性82歲,女性88歲。意料之外是較人瑞國日本還高。這是否事實無謂深究,反正活得不好,長壽會比死更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