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置業,除非有父蔭,城市邊陲的獨立屋價錢較可接受。其中的新樓示範屋魅力又沒法擋,尤其是house and land package,因為新手需要了解,分析及學習處理的問題較舊樓少。筆者雖然自小被灌輸買屋盡量買舊獨立屋的想法,但首次置業時,仍然選擇了package 。而且還遠離大城市三藩市,去到二線城市Sacramento的邊陲。

那個地區原本只是一片黃土,一棵樹也沒有。炎夏時大風會刮起塵土,猛烈太陽加上混凝土地面釋出的熱能射線,焗爐一樣。距離三藩市兩小時車程,朋友很少來探望,我自己一個人住,獨守大屋,周末冇局,唯一消遣便是home improvement。雖然是新屋,可(要)做的仍有很多。首次買屋,發展商的升級佈置及裝修選項當然負擔不了,廚廁用具只是平實貨色,所有牆壁也是白色,像住在一個乒乓球裏面。花少少錢買罐油漆自己油牆,為自己的生活空間及寂寞周末添加色彩。
另外買美國的Package和今天澳洲一樣,少有包前後花園landscaping,入伙後無論屋苑外圍,或自己間屋前後都繼續被黃土包圍。收樓後荷包乾硬化,又係要自己揸鏟種花草樹木。
社區設施
新盤樓書一定會提購物中心一應俱全。穩賺的生意點會冇吖?但文娛康樂,體育娛樂設施就一定不會多,甚至沒有。後生仔想有夜生活,或上名店吃餐好,只有出市中心。
不過,每天下班去看地盤,親眼看著自己的首置物業從地面升起,感覺很實在和滿足。
以上是入住的個人感受。雖然是差不多廿年前在美國的事,但今天開車經過墨爾本新區,感覺如一。
旁人目光
無論買新屋或舊屋,如果預算有限,選擇便只有舊區殘屋或公寓,貪該區資源及設施豐富。要住獨立屋,便要去城市邊陲新區。
今天新移民較八十年代年輕化,加上受到內地資金追捧,未必有財力可擠進熱門華人區。
其實香港老移民聚居東區如Doncaster 及Glen Waverley,三十年前移民潮時也算是外圍近邊緣,例如當時M3公路盡頭正是Doncaster,區內又沒有什麼名校。今天水鬼升城隍,除了是區內人努力,更是受惠於人口暴升的紅利。所以只是天時地利,比較是無謂的。
交通時間及費用
墨爾本塞車情況嚴重,但住得三五七年,你會發現交通時間與距離是不成正比的。同樣是要在繁忙時間入市中心,內區和邊陲區的塞車痛苦程度可以頗為接近。因為內區的道路狹窄,人,車,單車及電車爭路,燈位又多。外區車流不少也要經內區才能進入市中心,做成癱瘓。筆者體能好的時候,曾經特意踩單車和同事乘巴士比賽,下班後鬥快從市中心回Doncaster,結果單車贏。
但住邊陲區開車養車開支的確較高。除非你住近火車站,否則家中每一位成人也要有一部車,是必須品。傳媒引述學者報告,邊陲地區汽車有關開支可高達每星期六百澳元(1)。這情況當然也加劇了社會階層之間的不公現象,但不是本文探討範圍。
物業升值考慮
如前文《墨爾本住屋市場獨立分析》所引述數據,除了個別近海及近火車站地區,內區通常跑贏邊陲區。貴區除了佔用了較好的社區資源設施,也沾手了較好的投資機會。
另外就算時光倒流,不是所有近邊緣區也會像Doncaster 般上升,同期的Greenvale便望塵莫及。要知道墨爾本曾多年榮登全球最宜居城市,環境優美幾乎是本等的,未必是升值主因。
隨著城市直徑延伸,圓周擴大,邊陲區選擇更多,離市中心更遠。投資者要眾裏尋她,要考慮的便更多。前文《上車的決擇,沿火車線搵樓套路》便建議以同樣預算沿火車線揾樓,盡量找尋火車站步程之內的物業,增加勝算。
例如如果二十年前住在Doncaster的香港移民下一代,因負擔不了該區,而跟以上套路買入Cranbourne二手房,今天便賺住又賺價。今天發展商推廣新樓,經紀介紹二手樓,也較少提及以上觀點。好的事實樓書已經提出了,大家可以再參考本文,減少期望落差。
另外我懷疑今天不少買了邊陲區物業的本地人,是在該區附近工作的,不用長途跋涉入市中心,不過我未找到數據支持。最後,如果大家同意筆者的睇法,你有冇覺得今天墨爾本面積已經太大,無論交通擠塞或是基建滯後都變得不合情理。解決方法可能只有再增加密度,居住質素難免下跌。如果樓價再升,可能會成為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墨爾本人將會加速搬遷到較細的二線城市。筆者從四年前已經開始投資Mornington Peninsula地區的物業,而且暫時回報不錯。今年將會繼續主力研究二線城市物業投資情況,有機會再分享。
請繼續留意下一篇,墨爾本買樓的可能期望落差(之三):Docklands
上一篇《準/新移民買樓的可能期望落差(一):華人化社區公寓》
後記之一:上述Cranebourne的例子其實是筆者朋友的真人真事。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後記之二:如果我嘗試代入新區house and land package推廣人士心態,相信我做法也會大同小異。揾食啫,買家始終有責任去查證。
後記之三:當年美國所買的首置新樓入住後年半便賣了。雖然幸運地賺了一筆,但決定與投資無太大關係。而且可以說是bitter sweet,有機會再談美國的生活。

我的新書【移民澳洲 -墨爾本物業自住投資】已經出版。網上有售,直送香港及澳洲地址。
香港及澳洲網購分別由以下公司負責,請按以下連結瀏覽及購買,再次多謝各位支持!
香港送貨地址 (香港地區訂書,會在2個工作天內直接發貨)
澳洲送貨地址 (由於疫情關係,本批澳洲直送預計發貨期為4月初。)此網店Boomato是香港人在澳洲開的繁體字網上書店,專服務澳洲香港人。為了保存繁體字文化,市場細冇乜錢賺,所以請大家支持一下。
除左我本書,仲有其他兒童書,心靈讀物,智樂遊戲等。部份註明現貨發售之貨品會於購買後3-5日送到,訂購貨品為4-6星期發貨。
Hello Lok 我想問二線城市,GEELONG算唔算係?我自己好鍾意GEELONG,只係怕「會唔會真係太遠」,長遠既投資回報你又覺得點呢?謝謝
LikeLike
Hi Annie, 我覺得Geelong算二線城市。我最近親身去左幾次,有好感。亦親自坐火車坐船。感覺方便,雖然班次幾密同一小時到市中心,但仍然覺得番Melbourne工唔make sense 。買Geelong等如買Melbourne人搬入去概念。
LikeLike
Is your book avail in retail stores in HK ?
LikeLike
Yes in the near future but there is no confirmed date. Will announce once the publisher confirms their logistics arrangement.
LikeLike
Hi Albert, good news! My book is now available in stores in HK.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