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並不是:
- 節衣縮食。
- 什麼也不做,無所事事。
- 只休息或養病。
- 只為逃離工作,老闆魔掌。
退休是:
- 簡約生活。
- 不想只為錢工作至臨死一天。
- 實現人生除了賺錢以外的可能性。
- 讓心靈更平靜。
- 繼續累積和傳承智慧。
以上是筆者為了自己定下的退休定義。就算退了休,如果工作性質會帶來滿足和快感,筆者並不介意從事取酬工作。另外如果為老闆製造了價值,取酬仍然是必須的,這是原則問題。相反,如果在工作上已沒有價值,亦會自動消失。
香港人常說:「錢點會嫌多。」筆者曾經很認同。但隨著年齡踏入中年,心態已經改變。唯一例外是為生意上的股東負責,把利潤最大化仍是必須的。筆者爺爺生於亂世,約三十歲左右死於不幸事件,父親不煙不酒,亦因肺癌復發,只享年六十六。筆者相信遺傳理論,就算今天科技有所進步,要勉強逆天延壽仍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假設自己最多只能活到七十歲。
以此退休定義及壽命假設,人生只餘下廿幾年光陰,作為未來安排打算的基礎。
先從最無不重要的地方開始思考:錢。以正常退休年齡計,筆者還有十幾年可以在辦公室每分每秒為錢拼搏。這可能佔了餘生的大部分時間,為了錢,非常不值,要避之則吉。
酒。筆者愛好杯中物,尤其紅白酒,已收藏了近千支。出色佳釀通常要存二十年以上才達品嚐之巔峰期,所以新釀的可以不買了。只買適合今天享用的。如果到六七十歲還飲得食得,但存貨所剩無幾,乃是happy problem也,有錢就買陳年佳釀,無錢就買清酒,花雕,以至孖蒸燒酒,一樂也。
兒女。剛踏入青春期,只要他們不嫌筆者囉嗦麻煩,盡量多花時間陪伴。寫網誌亦是傳承的一部分。(見前文,《點解要寫blog》)
老婆大人。距離能合法合理地獨留子女在家之時不遠,是時候計劃新二人世界時間。另外筆者是一家經濟支柱,今天還未達財務自由,還是要為萬一意外作打算安排。
十年前二次移民澳洲,是現在所需安排的序幕。離開高競爭性的香港,較易達到平靜的心去思考前路。財務自由,被動收入,三宅一生等是一大堆作退休安排時常聽到的,令人煩惱的名詞。其實不外乎開源節流。
節流較容易。節流其實是為消費分優先重要次序,不重要的可以便不花。筆者的次序是,由最不重要開始:
- 留下財富給下一代。筆者主觀覺得留下經驗與智慧更重要,至於錢,還是自己去辛苦一點去盡量花光,筆者對此絕無異議。兒女如果中學畢業後不再繼續學業,便要自食其力。讀大學也只會負責簡單生活費,兒女還要自己向政府借款交學費。筆者一早已就此向兒女約法三章。哈哈,最快六年後便可以養少一半人口,更可搬細屋,又省一筆。(另可參考前文:《澳洲人一生中的買樓,換樓,賣樓》)
- 任性消費品。可免則免,盡量簡約生活。這次疫情是一個好段練及實驗,發現其實並不難過。(另可參考前文《學懂消費才懂得投資》)
- 衣。黑白啡灰,平實舒適,易洗易乾不用燙最適合。筆者現正開始選擇性工作,上班可能需要的恤衫領帶華服也就不需再添置。
- 行。車輛在澳洲是必須的消耗品,省不掉,但要避免浪費。以正常情況及汽車壽命估計,即是保養得宜,及有購買保險之下,筆者餘生最少還要再買一輛車。暫定是最耐用,及能應付澳洲生活環境所需,壽命達二十年的,例如豐田Land Cruiser。另外也要間中去旅行,看看世界學習别人生活智慧及文化。澳洲地大物博,筆者其實大部分地方也未曾去過,去過的又未曾作深度旅遊,所以未來盡量作簡約本土遊。外國旅遊預算一年一次,見見外地家人朋友,看看世界還是必須的。為了留下回憶,筆者上年已經帶家人環遊世界一圈,亦算有所交待。另外筆者已自製了一個露營拖車(camper trailer),有齊基本所需,例如熱水爐,煮食爐,風扇,充電池等。可以去到哪裏,便在哪裏過一晚。有機會再介紹一下這種簡約本土旅遊主義。
- 住。以澳洲水準,筆者已經打造了一個非常舒適的居住環境,兒女成長的地方,校區亦適合。除定期保養支出,相信沒有升級需要。再額外投資換區只為了換一個更上流的地址及郵政編號(post code),免了。
- 食。這個最重要,是生存之基本,省不得,省不了。
- 老婆大人。她很少看筆者的網誌,不用特別寫來討好她。筆者相信她會較長命,如果死後會把所剩下的全留給她處理。
至於開源:
- 政府養老金(age pension)。跟據澳洲政府今天規定,每一對夫妻可得最高金額為每兩星期澳元(下同)1,423(1)。但入息及資產條件多多。首先申請人要已經成為永久居民,並在澳洲居住總共最少十年,而且其中五年是沒有間斷的(除短期在外國逗留)。申請人可以擁有一套自住房,但其所在地皮如超過兩公頃的部分便視作自住房以外的資產。申請人淨資產上限為每對夫妻401,500,另外收入上限為每兩星期316,超過此收入便按收入減少所得養老金。如果沒有自住房,每對夫妻的淨資產上限也只是616,000。以澳洲大城市中位樓價計,一旦你賣掉自住房養老養病,便可能失去養老金。另外,養老金最關鍵的條件是年齡,1957年以後出生的人要到67歲才可以拿養老金。 隨著人口老化及連年財政赤字,政府已經考慮提升年齡限制,筆者相信此日子不遠矣。
- 結論:靠不住。
- 強積金(superannuation )。移民人士通常會在離開時全數提出強積金,並投資在別處。所以強積金可能停止滾存,或要在新的國家從頭開始。另外,強積金管理人收取費用也不少,基金表現又參差,能夠跑贏通脹已是萬幸。澳洲人今天要達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以筆者的個人處境,對強積金的唯一期望是為送自己上天堂的大病埋單。
- 結論:靠不住。
- 子女進貢。筆者希望子女快活自由地過他們的人生。
- 結論:不倚賴。
- 總結論:自求多福!
為了達到以上退休目標,為了筆者蒙主寵召之後老婆大人有所倚靠,除了自住房之外,好好投資製造可持續的被動收入是必須的。這是一個絕無妥協餘地,毫無選擇,困難但絕對要完成的任務,筆者認為要在五十歲之前解決,還剩幾年。誓要去,入刀山,浩氣壯,過千關!
下文再續。
【誓要入刀山】https://youtu.be/hn8azKBFcVg
延伸閱讀:《學懂消費才懂得投資》
註(1):澳洲政府網站 - https://www.servicesaustralia.gov.au/individuals/services/centrelink/age-pension
這個網誌的Facebook Page 成立了,希望大家能like 及follow 一下。亦歡迎大家分享給朋友。謝謝。
4 thoughts on “簡約生活,投資,退休,人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