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唐人街是香港文化由盛轉衰的縮影。其他國家唐人街曆史較源遠,例如三藩市唐人街便是由賣豬仔華僑開始的。但如果說墨爾本唐人街是在八十年代由香港文化帶起,雖不中也不會遠。
那段興起是植根於墨爾本人對香港文化的愛好,而不只是滿足香港移民的硬需求。因為人們走進Little Bourke Street ,除了讓香港美食填飽肚子,也可餵飽靈魂。由早到晚燈火最通明的是賣報紙雜誌唱片的店舖,幫襯的更不少是東南亞華人,四大天王香港影視征服了華語市場。我有越南朋友一句中文也不懂,也跟大隊一起看香港電影午夜場,劉華飾演的黑幫大佬更是他們的模仿對象。其實之後會有越南話配音版本的,但粉絲要先睹為快,原汁原味。
我雖然不是老闆,但當時很明顯最熱賣的是壹週刊,和馬榮成主編的天下畫集。有了壹週刊,我們澳燦可跟貼香港時事八掛潮流。家中桌上放置一疊壹週刊,朋友到訪第一件事是仔細檢查翻閱,確認沒有未看過的。
清水無魚
壹傳媒辦報報格可圈可點,走小報路線,賭馬賭波,風月情色共冶一爐。但就算衛道人士,或政見不同的也不難明白,無魔便無神。
香港文化由盛轉衰,唐人街雜誌店已變成服務內地遊客的手信店。
港味在唐人街消失無形,香港在中國的位置呢?
後記:我一向很喜歡看壹週刊的專欄文章。在網誌上也寫過幾次,喜歡到模仿他們的風格寫了《壹些移民壹些事》。可參考以下延申閱讀:
歡迎些牙,又請大家follow我的網誌及網誌Facebook專頁,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