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香港人對於稅務的理解是,收到綠色信封,到時到候交錢,完。高階一點會考慮供養父母開支,夫婦分開報稅與否。香港稅制簡單,稅率低,是由上而下的,市民只能遵從,把心思放在開源方面。
澳洲稅制繁複,高稅率牌面,但背後有著百科全書般厚的細節條文。這些條文不少是列出可豁免的原因或可抵消應課稅的支出。不知就裡照牌面稅率交稅,可能等於倒錢落海。
因為稅率高,花時間去了解稅務,是和學識揸車一樣重要的生活技能。
重點是有全盤了解之後,做好財政及稅務規劃。新移民到步,在找到住宿,辦好醫療咭之後,我覺得下一個重任便是開始了解稅務及做個簡單規劃。這步驟應該在開源及消費之前、尤其是做生意的,開局錯了未來收正便費時失事。另外在澳洲從新開始開支巨大,買車,租屋,買電器用品等、只要在花錢前規劃得宜,不少可以用來抵消未來應課稅收入。
有人覺得自己現在收入卑微,學習稅務如和尚買梳。這是不智的。一門生意、投資、事業在稅綱核心之中起步,有如娼妓替剝削他們的扯皮條馬夫工作。這個型容可能有點過分,其實筆者非常支持政府今天財政,教育醫療辦得很好、但濫用福利的人也不少。税一定要交,但不要多交。
稅制的確繁複難明,又不想花錢請會計師,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現在有有心人士,富經驗持牌稅務會計師作義務分享,該廣東話講座又由一個已註冊非牟利機構主辦。下星期六5月29日3-5pm在墨爾本Carlton區舉行,詳情請按以下連結。
利申:慳到稅是你們自己的。本人並非從事會計或投資產品行業,亦沒有和他們有任何商業關係。我不是持牌會計師,本文不是任何稅務或投資建議。讀者請向持牌專業人士了解,例如以上講座。
後記:Cash Only
不少華人對付稅制的方法是以現金交易非法避稅。這是不文明的工農社會思維。學習稅制也是受教育的一部份,除了實踐公民義務,做好稅務規劃便可合情合法合理、明刀明槍慳稅。目空一切的澳洲人走過華埠街頭,見到櫥窗大大個「Cash Only」牌子,只收取滿佈細菌病毒的鈔票,只會搖頭冷笑華人公然避稅,尚未進化。
延伸閱讀:
主題圖片:倒錢落海。來源是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