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標準是什麼,港孩的視野

Melbourne High畢業年終最後一個早會,繼嘉賓講者及校長之後,台上最後一個發言是學生會會長ST,亞洲人,新移民下一代。向台下簡單問好後,ST突然從台上正中位置一躍而下。當時大家分左右兩批人坐下,他跳下來步向禮堂中間走廊,回首四十五度並指著台上説,

「我不屬於台上面,我和你們是沒有分別的。」

當時我的同學不少是亞洲難民下一代,父母從事餐飲,物流搬運,開雜貨店,無業遊民賭徒也有。從同學口中得知,他們大都生於戰亂時期,對所謂名校教育一無所知,在學習方面對子女完全不管。這些同學完全是自發自強,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自己做資料搜集尋找所謂好學校,確定所需入學要求,再自學而達標的。

最嘖嘖稱奇的是,他們怎樣知道甚麼才叫做好。某人可能看見親人輟學去打工學師賺錢買屋買車,有樣學樣。而我的同學他們住在安置難民的公屋,每天看慣人打架鬧事,忽然有一天要求自己去讀全墨爾本最難入的公立中學。由頓悟,明白甚麼叫做好,定下目標並做到,對於我這個港孩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當時我覺得所謂好的標準是別人先定下再灌輸的,通常是父母。攞一百分,考第一叫做好,在名校達到這些目標更好。即是在別人走過的路上,向著預設的終點直奔。於是我的求學生涯有如打機過關,被動地在別人設下的棋局內橫沖直撞。每次遇上任何人都好勝想把他們打敗,因為第一才叫做好。事實當然有贏有輸,又難得朋友不怪我這頭鬥牛梗。

所以當時曾經有朋友用紅色原子筆寫信給我,說我是心瞎了,其實一點也不錯。

除了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比賽,重點是一旦離開校園,進入了人生這塊無常的棋盤怎麼辦?難怪師兄們常說,離開學校後第一件事便是把它忘了。這是精英公立學校和名私立學校的一大分別,我們不太重視甚麼藍血傳統,只是人生一個小段落。

好的標準難以掌握,但甚麼是不夠好就人人都知道,所以網上通常只有批評聲音。因為不知標準,明明花了功夫,有時更做到其他人所不能,老闆或客人還是不滿意。

在中學最後的一星期,我從不停追逐蘿白的一頭電免生涯中釋放出來。ST 的講話和同學的故事另我感受到一種正面改變的能量。每次直覺上感受到這種能量,腦中幻想燈泡"叮"一聲亮起,再振臂喝采,才叫做好。

但培養這種直覺並不是一朝一夕,我也不是立刻便被釋放出來,更進入了漫長的混頓日子。但是一段我走我路的日子。

當年紅極一時樂隊Boys to Men,連續N星期流行榜冠軍電台播到你煩厭。同一時間是學校把我培育成men的雛形。接著就是不停扻頭埋牆犯錯,調教直覺,知道什麼才算是好,無論是做人做事,打工或投資,以至幫助別人。

港孩求學人生太幸福,父母又太好安排,其實有時是幫倒忙。但人總要與現實世界接軌的,只是遲早的事。

後記之一:當時的一位同學,也是難民下一代,他一考進入Melbourne High,參加校內田徑賽跑項目,是於校內草皮球場上舉行的,便贏了他年齡組別的總冠軍。亮點是,他因為家中貧窮,沒有釘鞋穿,也從未受任何訓練,赤腳跑贏了所有人。所謂gifted是天生的。

後記之二:今天我問我女兒,名校是什麼。她回答是給聰明的人去的。我説不對,是給平凡的人去的。這些學校替學生定下很高的標準,再鞭策他們向所謂高標準邁進。

主題照片:現代Melbourne High 學生,多了很多亞洲人。來源:互聯網。

上文:《轉入名校,會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我的網誌網址及其他文章的連結。歡迎分享連結,並請like and follow 我網誌的Facebook Page ,多謝支持。

Published by Lok

Middle-aged entrepreneur who is always looking for inspirations to create. 中年有機, 好戲在後頭! 小弟一把年齡,驚覺中年先有機,生活無可避免改變,現在誠實面對 。每日繼續打拼,尋找靈感,堅持去創造。

2 thoughts on “好的標準是什麼,港孩的視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