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前雖然讀英文中學,但欠缺生活應用又只從書本中學習,到達澳洲後還是要努力適應。很簡單,就算被鬼仔霸凌也不懂駁嘴還擊,貼地俚語更加一句不懂。以下是我最尷尬的一次經歷。
十二班時父母替我找英文補習老師上門作一對一惡補。寧靜的書房中只得我倆,麻雀枱作書枱我們對坐,大家一起讀學校課程中的指定小説。遇上生字不懂,我直接發問。
「你真的不懂嗎?」鬼婆老師問到。
「我真的不懂。」
老師一言不發,翻開字典找到翻譯遞給我看。該生字是masturbate,十七歲連手淫也不懂,超尷尬。 最利害是她竟然可以忍笑。
到達澳洲時我由第十班開始,當年學校有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課程,給新移民小班學習,並配上相對主流英語班較顯淺和少量的課程。記憶中除了我們香港人,有台灣,馬來西亞人,還有一名葡萄牙人。今天的細節安排我不太清楚,google 神説已經改名做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EAL),但理念接近。
不過讀了一個星期之後,老媽子硬要我改讀主流英文班,學校不建議但又配合。課本課程功課考試問題不大,但就再沒有機會學習生活應用語言,尤其是會話,難道我當住全班老外同學問甚麼是手淫。永遠只有低頭裝懂,之後才想辦法求明白。
最令我不明所以的是,我父母辛苦辦移民初心就是讓我們上大學,所以求學第一目標便是求分數。ESL考VCE的評核標準是較低的,但分數中的“含金量”和主流英語課程是一樣的!我讀主流班,也被老師用主流標準去評核。我之後在十一班轉了學校,這個困難變得更為嚴峻。最後為了達成父母之期望考進大學熱門科目,更因此只差一點點,這麼近,那麼遠。
一位現在不太受香港人歡迎的武打巨星,當年去闖荷里活,他的經理人便替他安排了相識女朋友,學好英文。雖然我不是明星,又不打得,但學英文這一招真是萬試萬靈。雖然我的動機當然不是學英文,但和女友吵架幾場,情信寫完三五七封之後,英語一定突飛猛進。我老媽子千方百計要我入男校就是防止我求學時期拍拖,但這個百密一疏又真的拯救了我的英文成績,又來《假使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方小姐真忙。
澳洲中學英語課程當然有文學部份,以我的程度背景,當時吸收不多。但也有很多批判性思考段練,是應用文寫作訓練之其中一部份,目的便是要把信息清楚傳達給讀者。無論上主流或EAL/ESL課程,這方面對我日後工作是很受用的。
雖然我對我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很多疑問,但我是真是很感恩的。正正是他們給予了這個在澳洲受教育的機會,才學到今天的批判反省,懷疑並不代表不感欣。這也不是對錯問題,只是想(一)思考其他可能性,為何一加一就等於二,為什麼不是三、或四、零甚至是負一。(二)找出不理想的地方,就不再重複。
昨天我給了我的十二歲兒子一點生活上的小建議,可是他並不同意而且堅持己見。我一再向他解釋之下便決定放棄遊說,更表示我樂見他跟自己想法做,重點是他會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其實今天他們常說「I don‘t care」,難得他有想法,絕不會把這團火撲熄,變成一個只等命令的機器人。
另外有趣是,今天我老媽子,以至老婆大人,也堅持今天的我是由父母當天的指令所造成的,可能比我更清楚我自己。究竟是一貫香港人堅持的教育態度造就成我,還是港澳合壁加上大量偶然所產生,我不能肯定。但我相信繼續一字一字寫下來,總會想通。
主題圖片:當年East Doncaster High School 中學各級ESL學生一齊去雪山旅行。不少同學是第一次上雪山,筆者雖然不是ESL學生,老師准我同行。來源:學校校刊。
這個網誌的Facebook Page 成立了,希望大家能like 及follow 一下。亦歡迎大家分享給朋友。謝謝。
One thought on “中學才移民澳洲,讀英文班EAL (E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