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澳洲傳統房屋風格

作為澳洲房屋業主或投資者,盡管你不喜歡、看不明,但心須最少能夠識別出本地傳統的設計風格。最好還知道該設計背後的故事,人們喜歡它的原因。這樣你起碼不會向市場喜好的相反方向走。

在東方環境之下成長的,初次接觸這些傳統設計,不少人第一感覺如入鬼屋兇宅。這個反應很合理,尤其是經常看荷李活驚悚電影的。另外香港房屋設計千篇一律,以用盡可建面積為大原則。香港人並不習慣以物業設計風格作為選樓基礎。難得有點少見的拱門大廈外型設計,也要配上一個浮誇名稱凱旋門,買家才受落,更莫說本土風格。

外國則大不同,尤其帶點英式風格的墨爾本。傳統設計風格有Victorian(建於維多利亞女皇時代的,堅係維園銅像那位),Edwardian,Post War Modern 等。入門資料可參考這裡的專家介紹。

為什麼要認識?

首先是喜歡以大裝修,甚至推倒重建的投資者,最怕便是政府的heritage protection 保護令。明文規定的還可睇餸食飯,最怕是買入保育專家看漏眼的滄海遺珠,通常是深受附近居民喜愛的標誌性建築,改建必遭反對投訴。即使費心神上訴成功,也輸了時間機會成本。了解傳統風格,入則可以避重就輕,甚至跳過不買。

也是為錢途,識揀傳統風格設計的有如玩古董錶。2019年有一間North Warrandyte中古Mid Century 風格房屋,屋主自住多年,直版保留,連同年代同風格傢俬擺設。首個週末竟然有90組200人睇樓。「唔識貨」經紀按當時市場成交紀錄估價77萬,最後拍賣成交價高達129萬。

Apple Watch 設計「入屋」易為接受,買入冇錯。偶爾見到生銹勞力士,切勿妄下判斷掉頭走,簡單搜集資料一下,可能有驚喜。

後記:Melbourne 有名設計師如Robin Boyd(1919-1971),可參考這個放盤。內附一些專門介紹類似風格物業的專頁。

後記之二:想玩Mid Century 設計,必要配上Mid Century 傢俬。最出名的本土設計師是Grant Stanley Featherston(1922-1995),其設計已經是博物館收藏級數,亦不幸被世界工廠山寨複製,大家一定見過熟口熟面。

後記之三:香港都有鮮明風格的房屋,例如筆者曾住在旁邊的灣仔藍屋,希望大家繼續好好保育。

Published by Lok

Middle-aged entrepreneur who is always looking for inspirations to create. 中年有機, 好戲在後頭! 小弟一把年齡,驚覺中年先有機,生活無可避免改變,現在誠實面對 。每日繼續打拼,尋找靈感,堅持去創造。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