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仔,快啲起身睇新聞!飛機撞世貿中心!」廿年前先父急著致電位於美國加州的我。
早上約6時(紐約9時),我還睡眼惺忪,被香港家人朋友的連環慰問電話叫醒。這後來叫做911恐襲的,遇難者包括我不認識的公司同事。當時我經常要出差,故親友擔心我在紐約辦公室之中。
這事件改變了整個世界,包括我,及我對美國的認識。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手機畫面傳來幕幕人間慘劇,不少人責備美國不負責任,世界警察形象蕩然無存。
其實我覺得此形象是荷里活營造的,大美國式戰狼電影的始祖。美國的政策偏袒以色列,對錯歷史會評價,但的確製造了仇恨。一架客機被炸掉?出動戰機轟炸軍閥地盤、契仔油田被佔據?揮軍推翻你。同黑社會掃場報仇一樣,911把仇恨推上了近代高峯,這次美國死傷近萬,但阿富汗軍民更以十萬計。由越南,伊拉克至阿富汗,每次美國及其盟友都說出師有名,炸到對方稀巴爛,之後一走了之。世界警察?那像。大殺傷力武器?找不到。除了美軍自己。
我仍然很喜歡美國,美國人也很多反戰的。但看著世貿倒下,當時誰敢說不要報仇?幾左膠都要歸隊,或唯有沉默。布殊總統說,”Either you are with us or you are with the terrorists.” ,美式牛仔當年喊打喊殺。2001年出師前,有人街頭訪問,不少美國人連阿富汗英文Afghanistan也不會串,那是沒有Siri的年代。
歷史不斷重演,氣出了,人死了,但仇恨只有加深。國家沒有變得更安全,搭飛機的安檢程序只有越來越多。同越戰一樣,從阿富汗敗走回家,才能重新出發,保留實力應付真正的問題和敵人,分別只是由那個總統做醜人。
911過後幾年,我在美國每天都活在關於打仗的矛盾爭拗。8年美國生活告訴我,其社會深層次矛盾多如繁星,除打仗,還有醫療,種族磨擦,槍械等,香港相比只是碎料。
我更愛澳洲的平靜,但我們始終是盟友共犯,這份血債是有份的。盡管不多,社會中都有少許矛盾存在,或者帶著澳洲護照去中東旅遊便會一清二楚。澳洲雖給我自由空氣,仍有包袱附上的,世界很公道。
主題圖片:Samar Hassan screamed after her parents were killed by U.S. soldiers in Iraq in 2005. Credit…Chris Hondros/Getty Images. NYTimes.
後記:已固攝影師Chris Hondo ,除了主題圖片,亦拍過很多劃時代的照片,見證了戰爭的殘酷。他自己也於採訪間陣亡。美國正是有這種記者和刊登他們作品的媒體,我還可以接受。
歡迎些牙,又請大家follow我的網誌及網誌Facebook專頁,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