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融入,博大精深,小弟不才,只能淺談。先講講融入唔等於嘅;例如硬要同本地文化接軌、認同新國家身份等。
Category Archives: 移民澳洲
替劣作解讀的自問自答
不經不覺,著作《移民澳洲,墨爾本物業自住投資》出版已經有一年半時間。最近和編輯大人傾計,提起因爲疫情而沒有舉辦嘅書展。同讀者始終緣慳一面,未能親身解答問題。現在幻想書展裏拍晒烏蠅呆坐一角,自問自答一番。
一場奇妙的飯局
6條麻甩佬,南轅北轍的背景,雖有緣認識,但多年沒有一聚。我承諾吹雞,只掃手機幾下,眾人皆秒回。擇日不如撞日,於是週末出來一起喝杯啤酒,打個邊爐。我們6人皆是來了最少30年的「老移民」。我們的相識相遇是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組合曾經在同一學校出現,時空因而交錯。
《梅豔芳》、澳燦、舊香港人。
近幾年香港人很容易眼淺,電影《梅豔芳》在這種氣氛之下推出,大家更對號入座。戲中穿插不少香港處於最輝煌時期五光十色的景致,令大家發覺原來已失去的,不只是「香港女兒」梅小姐本人。
一筆澳洲人有份欠下的血債
911改變了整個世界,包括我,及我對美國的認識。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手機畫面傳來幕幕人間慘劇,不少人責備美國不負責任,世界警察形象蕩然無存。
蝸居香港納米樓
這是我們蝸居香港灣仔舊唐樓的日子。和今天著名的藍屋座落同一條街,樓高五層,每層連樓梯只有300多尺,街坊八掛話業主於沙士後以百多萬整棟購入,十幾年前我們以月租4千居於二樓,一樓業主留作打牌會友。樓上幾層都是後生仔的小天地。雖然環境嘈雜,但勝在方便,街坊感情又滿瀉。
不羈放縱愛自由所需的任性空間
任性未必等如破壞,大部分時候只是非主流,不聽話。任性需要社會包容空間,這是創意的泉源、人類進步,能擺脫墨守成規的關鍵。
壹傳媒,香港文化沒落,墨爾本唐人街
墨爾本唐人街是香港文化由盛轉衰的縮影。其他國家唐人街曆史較源遠,例如三藩市唐人街便是由賣豬仔華僑開始的。但如果說墨爾本唐人街是在八十年代由香港文化帶起,雖不中也不會遠。
香港真係好靚
「香港(原本)真係好靚。」家明。
家明說得對,但這句說話較適合已離開的人如我,有着從外往內看的視角。
我不喜歡中國政權
我要和中國政權割蓆的原因,是他們對劉曉波妻子劉霞的對待。劉曉波的遭遇究竟是文字獄還是顛覆國家,留待歴史作公論。但死不累妻兒,中國那有法和理去剝奪犯人妻子的自由,我不喜歡這種野蠻政權。